第二十一章 师兄弟
书迷正在阅读:重生八零佳妻致富忙薛凌程天源境界、撩夫有道:爷,快上套、戏精重生:池少宠妻成瘾、至尊巅峰狂少、主神培养基地、先婚后爱:顾太太黑化日常、重生零零:娇妻太猖狂、时崎狂三的位面之旅、巨星一家人、被颜值逼成了一代妖皇
所谓拿人手短,吃人嘴短。 别人东西哪有那么好吃,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但若苗三娘肯日日桂花茶,白煮鸡蛋,那么章越肯定是来者不拒,来多少吃多少……不,是问多少题,答多少题。 章越笑道:“师兄妹说这些就见外,是了,今日这鸡蛋和桂花茶挺好的。” 苗三娘笑道:“若是师兄喜欢,明日我再给你们带!” 章越点点头道:“师妹不用客气,明日若有不晓得,再来问吧!” 苗三娘与家仆一并回家。 这时太阳还未落山,金灿灿的阳光洒在山间,树梢,院间的空地上。远处放牛童子的牧歌声远远传来,山坳里的村落已飘起了炊烟。 篱笆墙边土狗懒洋洋地趴在树荫下吐着舌头。 郭林目送苗三娘的背影远远地离去回到了屋里。 章越此时正在写一百个永字,郭林坐立一阵,然后章越面前走来走去。 章越看郭林一脸心事重重的样子,想了想道:“师兄有什么事,你就和我直言吧!” 郭林一愣问道:“你怎知我有事要与你分说?” 章越心道,你的心事完全写在脸上嘛。 “师兄真没有事吗?“ 郭林想了想道:“师弟,今日师妹求教的事,你之应对,我以为不妥。” 章越看向郭林心道,你当舔狗,还要拖我一起? 郭林犹豫了下,仍是认真地道:“师弟,师妹请教乃分内之事……这当然是师兄的浅见,师弟若是介意莫要往心里去。” 章越忽然想起上一世刚毕业时,刚进单位向老员工请教,他们有的理有的不理。 后来章越买了些茶叶给他们泡茶,再向他们请教就容易多了。是茶水起了作用吗?未必然。 但有一点,这些东西都是老员工们自己也是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虽然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非亲非故地为何要告诉你。 茶叶不值几个钱,但他们要的是一个态度。没有门槛的烂好人千万不能干。 但章越转念一想,现在大家还是同窗,自己是不是搞得有点复杂了?年少时同学之间,那样珍贵的关系,不也正在这里吗?郭林教自己时却又哪里藏私了?但他教师妹时,自己却笑话他是舔狗。 想到这里,章越明白确实是自己错了。既是错了就要认! 他向郭林一揖道:“师兄教训的是,三郎错了!” 郭林见章越竟破天荒地第一次接受自己的意见,也是喜出望外:“我就是一说,你能明白就好了。” “还有一事,师弟……以后每晚可否不尿我床头的土盆了?可否多挪几步?” 章越笑了笑不说话,答案当然是……不行! 两日后就是郭学究教章越读经。 章越不由生出期望来,郭学究会教自己何经呢? 但见这日一大早郭学究到章越屋里道:“这为学与做人一般,事事都要抓住本要,治经也是如此。作诗文以声调为本,而治经当以训诂为本!要训诂,当先背《尔雅》,如此本末不乱!” 《尔雅》? 章越以为郭学究下一步会教自己《书》,《易》等五经之一,没料到教得却是《尔雅》。 《尔雅》是经吗?与《论语》和《孝经》一样,不是又是。 《论语》是孔子所作,《孝经》代表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那么《尔雅》又非孔子所作,也不在朝廷规定九经范围内,为何郭学究要章越来学呢? 但见郭学究言道:“尔雅非经,却是六籍之户牅,学者之要津。你若有意训诂,则《尔雅》,《说文解字》为必学之道。” 《尔雅》相当于词典,字典。比如绝高为之,京;非人为之,丘。这句话就是出自《尔雅》,也是训诂。 而对经义的训诂。而训诂之学在汉朝时这是儒生可以专研一辈子的学问。 一般的经师教你背诵经义,背诵注释都可以应付经义考试,但好的经义老师会先教你从训诂开始。 但训诂之学高低很厉害。 水平差的只能照搬古人注释,达者就可教古人是如何来注释经义,最厉害则是‘以我为标准’。 也就是古人注释都不对,我才是正确的。 比如汉朝时诗经鲁,齐,家三家作注,后又有毛诗。待东汉大儒郑玄为毛诗作笺后,天下读书人都改学毛诗,以至于另三家失传。 故而诗经只以毛注为正宗,而不似春秋有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家注释,就此而言郑玄实在是对包括章越在内的读书人作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最后郭学究又叮嘱章越,读经只训诂而不章句。 读汉书列传时,可以看到比如班固等名臣下面都有一段记载,言他年少读书时‘不为章句,通训诂而已’。 表面理解训诂解释字意词意,章句则是句意。 但更深入则是两汉时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之争。 古文经学注重训诂,要是追求经籍的原意,孔子有句话是述而不作。 今文经学注重章句,则是从孔子注春秋时,以微言大义令乱臣贼子惧。他们认为春秋经义上每一句话都有表达的内容,内在的意思,他们将内在意思进行阐发,其实就是托古言志。 比如明清科举八股文就是章句之学。 考官从四书五经随便拿出一句话来,比如‘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考生要仿圣人语气立言,将这句话以破题至束股八个段落写一篇文章。而考生写八股文参考的就是以朱子之作《四书章句集注》。 就好比如今写论文,于论语上任何一句话,考生都要写出一篇论文来。 但宋朝经学却不是如此。 重在古文经学的只训诂,不章句。溯本求源回到经义上,追求训诂的功夫。所以九经科只考贴经和墨义,相当于要求背诵和解释经义,不允许对经义有任何阐发。 郭学究叮嘱道:“《尔雅》字数还不如《论语》,你一日背上几个条目即可,你不必操之过急,一步步就实而去。” “能通训诂一道,将来读九经亦可无师自通。读书一道并无一步登天之说,而在日积月累,水到自然渠成。” 章越算了下,九经加上孝经,论语,尔雅,以及自己背下的孟子,这就是后世所提的十三经了。 五代时蜀主孟昶石刻“十一经”,把“十二经”中的《孝经》和《尔雅》去掉,而代之以《孟子》。 这就是典型今文经学所认为的‘经’。 从唐朝五经,再到宋朝的九经,最后南宋十三经。 章越不知不觉已了解了一遍,经义的发展史。 下面郭学究与章越讲了攻读经学的顺序《易》、《书》、《诗》、《礼》、《春秋》。因为古文经学视孔子为史家,将五经顺序定为从古到今。 但今文经学则不同,将五经顺序定为《诗》、《书》、《礼》、《易》、《春秋》,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步骤。 “尔雅可以慢慢读,不明白无妨,日后自会融会贯通的时候,但易经却不可。” 郭学究给了章越一本《尔雅》后,又给了他一本《易经》。章越见此吓了一跳,郭学究居然一次借到了两本书?这未免也太厉害了吧。 郭学究道:“《易》为五经之首,这本易经是我至县学求借来的,学正只肯出借三日,你抄完了我再还回去!这本《尔雅》倒是我的珍藏,若无人借走,你可徐徐读之。” 章越明白过来,才想得昨日午后郭学究失踪了大半日,原来是跋山涉水去了县城一趟。这一往返就是大半日的功夫。读书之难莫过如此。 章越行礼道:“是,先生,学生一定在三天内抄完。” 郭学究道:“也不用太急,你抄经之时,在心底要默读一遍,边抄边读有了这先入为主的功夫,他日诵经方可事半功倍。若到了三日限期,他又实在太匆忙,可让师兄助你抄写。不过最好还是动手自己抄。自家事自家毕,天下之事唯学业一项不可假手于人啊!” 章越再次认真答允。 郭学究点点头,然后离开了茅屋,行至门外后又回头看了一眼屋内。 但见郭林手捧的《易经》,《尔雅》站着与章越讲解自己读此二经的心得,章越坐在椅上专注认真地听着。 这时候郭学究的浑家走了过来。 郭学究忙上前拦住道:“作什么?” 学究浑家道:“喊他们吃饭!” 郭学究忙道:“不着急片刻,没看到他们师兄弟正切磋学问吗?” “那总是要吃饭!” “再等片刻!” 说到这里,郭学究与他浑家一并看向了屋里,午后的天是那么热,但师兄弟二人一个教一个听,浑然不觉。 “走吧,别看了。” 郭学究欣然地点点头,边走边对浑家道:“三郎近来长进多了,林儿也是越来越有师兄的样子。若二人都入县学,如此老夫颜面有光矣。” 说到这里,郭学究美滋滋地摇了摇头,踢踏着木屐一摇一晃地:“呵!让跛奴去村里沽酒,今日我多喝一盏!” “家里哪有钱?” “先赊着吧!” “穷措大,休想!”浑家的河东狮吼直入郭学究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