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坚守
八月十五中秋节,整个广州城张灯结彩,男女老少都挂着一张笑脸,这大概是底层老百姓过的最高兴的一个中秋节了。 今年顺风顺水,又是一个大丰年,更重要的是底层老百姓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他们迎来第一个丰收年,如此多的收获,下一年秋收前,他们不再会饿肚子,还可以卖出一些粮食,去买布做身新衣服,也可以买些鱼肉过年过节吃。 老百姓们感谢老天爷赐予他们一个丰年,老百姓们更感谢人民军给予他们土地,他们默默为人民军祈祷,希望人民军百战百胜。 老百姓因为中秋节和秋收满面笑容,但方南和人民军众多高层却没有多少笑容,他们都在等待,等待前线的战报。 这一战对人民军至关重要,人民军已经连败明军两次,只要再将明军重创一次,明廷想要再集结大军来攻人民军,需要一年甚至数年时间。 毕竟自从人民军举旗后就一直与明军战斗,杀死和俘虏几十万明军,明廷是有百万大军,在损失几十万大军后,还需要明军镇守边关和各地,根本无法抽调多少人过来进攻人民军。 抽调的明军少了,只是来给人民军送菜,抽调的明军多了,各地会出现动乱,边关更有失守的危险,明廷只剩下招募青壮扩军这一条路,但想要扩编几十万大军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并且新兵实力很差,需要一定时间进行编练。 当然,这是在人民军老实待在广东的情况下,要是人民军继续扩张,那明廷肯定不会管各地情况,尽可能抽调明军来对付人民军,各地乱贼只是小打小闹,人民军却有夺走大明江山的危险。 在江西战场王盛荣军与梅友松军交战的时候,在湖广、广西、福建三个战场上,人民军也是频频出击,对明军发动进攻,不过明军基本上都躲在城池中,人民军各部取得的战果比较小。 人民军不会轻易攻城,想要攻下一座明军重兵把守的城池,人民军会付出不小的死伤代价,这对兵力有限的人民军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王盛荣军先后击退梅友松军、攻占信丰县城,在信丰县城区域休息一夜后,大军开拔,向赣州府城行进。 王盛荣军的举动很快被明军探知,知道消息后,宋应昌非常犹豫。 此时此刻,宋应昌手中兵力只有不到七万人,其中将近六万人是士气低下的溃兵,近万人是本就赶赴战场的明军,剩下的则是赣州府城守军。 手中只有不到七万人,巨大多数火炮都扔在战场上,而敌人兵力足有十多万,有数千战斗力惊人的火枪兵,还有和震天营一般的掷弹兵部队。 宋应昌不知道凭借手中七万人马能否守住赣州府城,随后宋应昌召集众位将领,一起商议此事。 “大人,末将认为赣州城不可守,我军士气全无,不如撤往后方休整,调集更多人马,再与贼人决战。” “不,大人我们不能退,整个江西境内除了我军,已经无人能够抵挡贼人,必须要守住赣州城。” 很快,一众明军将领分成三派,一派主张撤军,一派主张坚守,还有一派中立。 主张撤军的将领内心中都比较害怕人民军,他们已经被人民军打怕了,担心赣州府城被人民军攻破,那他们都要死在这里。 不过其中还有几人认为赣州府城真的守不住,留在赣州府城是等死,不如撤军积蓄力量再与人民军决战,简单的说就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而主张坚守赣州府城的将领们,几乎都是非常忠于大明,他们不想要看到大明更多的江山被人民军攻占,他们宁愿以自己的身躯去挡住人民军。 在众位将领争吵下,宋应昌做出最终决定。 “好了,不要吵了,我决定坚守赣州城,一旦我军撤了,贼人继续追击,一撤再撤,整个江西都要陷落,我们有七万人马,难道连一个赣州城都守不住?我们还有震天雷,等贼人冲到城下,让他们见识震天雷的威力。” 听到宋应昌说起震天雷,一些不愿意坚守赣州城的明军将领犹豫了,有震天雷在,守住赣州城的把握的确增加不少,只可惜震天雷的数量太少了。 会议结束,明军要坚守赣州府城,在宋应昌调动下,各部明军立即行动起来,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赣州府城四面城门都堵上,不让人民军通过炸开城门的方式冲进城内。 一旦城门堵上,人民军想要破城只能通过云梯登上城墙或者炸掉一段城墙,为此人民军都要付出惨重代价。 宋应昌军刚刚做好守城准备,王盛荣军便来到赣州府城外,十几万大军将赣州府城团团包围。 看着赣州府城的情况,王盛荣明白明军要坚守赣州府城,以己方实力能够攻下赣州府城,但会付出惨重。 稍微思考一下,王盛荣便派人到后方,让火炮部队快一点前进,才刚刚将赣州府城包围,不打一打就撤退可不是王盛荣的习惯,先用火炮炮轰,再尝试寻找机会破城。 很快,火炮部队连带着之前梅友松军抛下的火炮都被送到赣州府城这边来,所有火炮分成四份,架设到城池四面,炮轰开始了。 伴随着火光和黑烟,一枚枚实心炮弹向赣州府城射来,或是砸在墙壁上,或是越过城墙砸进城内,只有很少的炮弹砸在城墙上,给明军带来微小死伤。 炮轰下明军死伤虽少,但在不断炮轰中,明军刚刚积攒起来的士气都要全部被轰没,此时此刻,不知道多少在炮轰下瑟瑟发抖的明军士卒更希望人民军直接发动攻城,他们用刀枪与人民军拼杀。 面对人民军的炮轰,守卫赣州府城的明军根本无法做出反击,赣州府城中的火炮太少了,明军士卒也不敢冒着炮轰使用火炮与人民军对轰。 感受着人民军的炮轰,宋应昌心中略有担忧,却无任何应对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