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电影节闭幕
电影节最让人关注的红毯秀主要是两次,一处是开幕式一次是闭幕式,主竞赛影片放映时的红毯,要看电影的知名度和剧组的人脉,特别是电影公司和导演的实力。 两次红毯又以闭幕式红毯秀最为重要,参加开幕式的明星大腕们,在红毯上亮亮相就找地方休闲旅游了,没有作品在这里晃悠什么,越是到了一定的地位,越是要爱惜自己的羽毛。 而那些自费来参加电影节的演员和导演,如果不是参加影展,这半个月时间的开支也不是个小数目,多半开幕式结束一两天就要返程,做电影的也有很多穷光蛋。 但因为这是首届亚特兰蒂斯国际电影节,所以游戏规则被打破了,得到组委会邀请的宾客,凭着邀请函可以参加闭幕式晚会,观看颁奖的过程,因此,闭幕式红毯上的明星演员比开幕式红毯毫不逊色。 “亚特兰蒂斯国际电影节的最高奖项为水晶宫殿奖杯,体积并不大,可奖杯是用名贵的坦桑蓝、蓝水晶和青金石制造,颜色寓意着海中沉没的亚特兰蒂斯,由当代多位艺术大师呕心沥血设计出来的。” “按照传说中亚特兰蒂斯遗址的图形,以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为参照物,看起来就是一座微缩版的亚特兰蒂斯宫殿,即便不考虑其代表的文化艺术价值,单纯这些宝石和水晶的价值,也是相当可观的。”柳运龙一边走一边说道。 和他一起走红毯的是老同学俞飞红,前面是吴修波和李彬彬,后面是张嘉义和许青,作为吴宸手下的演员们,这个时候当然要来凑热闹,人多气氛好啊! 最先走上红毯的,是参加奖项竞争的各大剧组,这些人才是今天晚上的主角,无论在国际影坛有多大的地位,红毯之上绝对不能领先竞赛的剧组,这是电影节的游戏规则。 红毯的尽头,吴宸和四位电影大师一字排开,很是郑重的欢迎每一个入场的嘉宾,人多时间紧迫的缘故,大家都顾不上交谈,握握手或者拥抱一下就等于礼节到了。 为了电影节的安保工作,亚特兰蒂斯海国政府出动了一个营的宪兵,八百多名穿着军装的帅哥,成为电影节的另一道风景线,说起来也不比那些明星大腕逊色。 大西洲市的警察部队也是严阵以待,通向艺术城电影宫殿的道路全部封锁,空军封锁领空禁止飞机飞过,这里出点事那可就是轰动世界的丑闻。 尽管到雇佣军团大本营搞事情的可能几乎不存在,但任何时候都有抽风的主,为了以防万一,杜赛迪这个宪兵司令亲自坐镇大西洲市,指挥军警保护电影节闭幕式的安全。 “哇哦,原来今天晚上的闭幕式主持人是杰克曼和娜塔莉,老板的决定向来是出人意料的,所有猜测甚至开设赌局的人,这次全都输惨了!”布兰妮在台下开心地说道。 “要是能被人猜出他的决定,那也不会被称作是活着的传奇了,你可别小看这两人,舞台剧方面的高手,做这个支持人绰绰有余,而且我听说还不拿一分钱的报酬。”伊万卡说道。 布兰妮轻轻的哼了一声,看着伊万卡的眼睛里有着几丝强烈的妒忌,都知道老板用情不专而且特别喜欢超级模特,估计这个性感火辣的富家女也和吴宸不清不楚的,好莱坞早就传遍了。 电影节的主持人也是一大亮点,伊万卡居然能提前知道这个内幕,更证实了这个传闻是真的。布兰妮有些不太理解,她对自己的身材和容貌都有足够的自信,但老板就是对她没意思,真是活见鬼了! 布兰妮在还没有成名的时候,就被吴宸签到了唱片公司,并且倾尽资源加以培养,当时她还是个少女,可现在已经成了一个貌美如花电力十足的大姑娘,她一直偷偷暗恋吴宸,但直到现在也没有结果。 首先开场颁发的当然不是压轴大奖,而是特效、服装、摄影等奖项,其次是剧本、歌曲、配乐等奖项,给人的刺激略微轻一点,重要的六大奖项,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和最佳男配角,一要到最后才会颁发。 吴宸拥有全球最大的唱片集团,旗下有的是天王天后,所以在晚会也要穿插表演,惠特尼、菲丝、贾斯汀、维塔斯、碧昂丝和凯蒂,为现场的嘉宾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 “我宣布,首届亚特兰蒂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获得者是,《迷失东京》的导演索菲亚女士,恭喜,获得今天晚上的第二个大奖!”打开礼仪小姐送来的信封,评委会主席卡梅隆看了一眼,对台下说出了一个名字。 索菲亚先前得到了最佳原创剧本奖,这次又得到了最佳导演,简直就是今天晚上的大赢家。可是谁都知道,那是因为吴宸不参与任何奖项的竞争,否则,又是他的天下了。 没有太多的意外,最佳男主角是皮尔斯,最佳女主角是凯比,《温室效应》中两人的表演有目共睹,也没有任何的争议。最佳男配是《神秘河》的蒂姆,最佳女配角被《尘雾家园》中的索瑞夺走。 “首届亚特兰蒂斯国际电影节虽然落下帷幕,但是却树立了全球第一大电影节的地位,超级大导演用自己在电影行业的实力和地位,摧枯拉朽般碾压了同时举办的奥斯卡金像奖,两边对比的情况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够分量的演员明星大腕们,都跑到了大西洲市,奥斯卡金像奖的组委会,甚至连好莱坞眼下重量级的当红演员也没请到,只能把过气的老演员拉出来充数,参加奖项竞争的电影比以前少了五分之四数量,洛杉矶为奥斯卡金像奖筹备多时的酒店和宾馆,入住率不到以往的三分之一,精心准备的食材也没有用完,我们不得不说,传奇就是传奇......”《纽约时报》发表了长篇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