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缉拿钦犯(下)第一更
这可该如何是好? 如果刘惟宁真的在殿试策论中将万历皇帝骂的狗血喷头,甚至骂了天子的祖宗十八代,那可是纯粹的找死啊。 海瑞骂嘉靖骂的再狠那也是上奏疏骂。刘惟宁倒好,直接在殿试策论中骂...... 实在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不过要讲道理的话,刘惟宁作的策论倒是切合题意。 戚继光见宁修沉默不语,上前拍了拍宁修的肩膀,用一种长者的口吻安慰道:“贤婿即将入仕,这种时候一定不能走错路啊。” 戚继光是官场过来人,对于大明王朝的为官之道自然参悟的彻底。 真的按照戚继光说的做个冷眼旁观的局外人,显然是最符合宁修利益的。 但宁修却摇了摇头道:“老泰山恕罪,小婿已经决定全力营救刘兄。” 戚继光微微一怔,显然不敢相信宁修会选择营救刘惟宁。 “你打算怎么做?” 戚继光十分不解的问道。 “无外乎内外声援。” 宁修淡淡道:“于内,可以集合本科考生联名上疏,请求天子宽恕刘兄。” 戚继光不以为然,心道你以为世间都是和你一样的傻子吗? 在这即将放榜的时候上疏声援刘惟宁,不是等于在打天子的脸? 而打了天子的脸,还想在官场好好的混下去?怕是被赶到南京养老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对那些政治斗争失意的老家伙来说去南京尚且难以接受,何况乎这些即将踏入官场的新人? 无论如何,他们是不会站在天子的对立面的。 宁修继续说道:“于外,则是发动整个舆论的力量,靠百姓替刘兄声援。” 戚继光蹙起眉来,质问道:“靠科场同年尚且说的过去。靠什么百姓舆论简直是荒唐。贤婿切莫做那等裹挟民意,以臣议君的事。” 这番话他说的极重,等于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宁修极为失望。 他本以为自己老泰山能够站出来替他运作一二。即便不能亲自出面,表示一下支持鼓励两句总归是可以的吧? 谁知戚继光却是这番态度。 联想起历史中戚继光个人品德方面确实不如一些直臣,宁修还是有些遗憾的。 不过却也没关系。 只能说人各有志,宁修也不能用自己的思想要求别人。 “如此便不劳老泰山费心了。” 宁修冲戚继光抱了抱拳,毅然离去。 他离开戚府便直奔张居正京邸。 若是能够说服张居正,那刘惟宁就一定有救。 宁修将来意说明,门官却出人意料的说张居正不在府中。 宁修思前想后却是恍然大悟。 今日是殿试读卷的日子,张居正当然不在府中了。 这可该如何是好? 刘惟宁在诏狱中多待一刻便多一分危险。 那些杀千刀的锦衣卫校尉个个都是恶鬼,天知道他们会对刘惟宁做什么。 不行,不能就这么等着。 以宁修现在的实力只有先靠联名上疏引起朝廷的重视了。 以万历皇帝早期勤政的现象看,少年天子未必不会因此更改旨意将刘惟宁从诏狱放出来,从而捞得一个明君纳谏的好名声。 思定之后宁修径直返回湖广会馆。 因为他是解元的缘故,在一众同乡之中极有声望,稍稍一番召集,众人便聚在花厅听候宁修吩咐。 宁修将前因后果种种与众人说明,自然引起了一番热议。 这也在宁修的意料之中。 遇事自保者肯定会有,他不会勉强。 但他相信湖广的士子肯定不都是只扫门前雪的庸人。 果然一小部分士子表态,愿意追随宁修上联名奏疏,声援刘惟宁。 宁修大喜。 他粗略算了下,愿意追随他的有十几人,虽然不算多,但总比他一个人好太多。 他立刻取来纸笔在案上铺好,信笔挥毫洋洋洒洒写开来。 写完之后他署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些愿意追随他的士子也纷纷将名字附在了宁修后面。 他们这样做虽然也有风险,但比宁修的风险却要低过太多了。 毕竟奏疏是宁修写好的,他们只是署名附议罢了。 从主从关系来讲,宁修才是主导。 但他们获得的收益却不会少。若是陛下真的赦免刘惟宁的罪过,他们便成了仁人之士。 “宁朋友,这请愿的奏疏是写好了,可如何送至御前呢?” 这一个问题也是一众湖广士子想要问的。 他们虽然都已经板上钉钉的拿到了进士功名,但毕竟还没有宣布。即便宣布了,在授官之前他们也不是官,没有上疏天子的渠道。 宁修这封联名奏疏想要呈递至天子面前,走通政司的路子是肯定不行的。 “这个韩兄不必担心,宁某自有办法。” 宁修信誓旦旦的说道。 众人见宁修胸有成竹的样子,便纷纷放下心来。 翌日金榜的结果下来了,果然没有刘惟宁。 状元是张三公子张懋修,张家大公子位列榜眼,毫无悬念。 宁修位列二甲第二十名,相当好的成绩。 不过宁修却没有太过高兴。他的好朋友现在还在诏狱中受苦,他如何高兴的起来? 他再次去了张府! 昨日张居正在和一众大佬批阅殿试试卷,自然不在府中。即便回到家里为了避嫌也不会见宁修。 但今天金榜结果已出名次已定,可谓尘埃落定,张居正自然可以见宁修了。 宁修被门官领到张居正的书房中,见过礼后遵从张居正的命令小心翼翼的坐了下来。 “贤生考得二甲二十名,真是大喜事啊。” 张居正一边捋着自己下颌美髯一边说道。 “多谢首辅夸奖。” 宁修冲张居正拱了拱手以示感谢。 “但宁某的一名同乡好友却不在榜中,学生斗胆问首辅一句,他可是被革除了功名?” 张居正面色一沉道:“你说的这人可是叫刘惟宁?” 宁修毅然答道:“正是。” 张居正大手一挥道:“他虽未被革除功名,但已被陛下打入诏狱,榜单之上自然没有他的名字。” 宁修慨叹道:“刘兄不过文章言语稍有不妥,何至于如此惩处。晚生写了一封奏疏,联名湖广诸士子,恳请首辅呈递至御前。” ...... ......